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 医师频道是为基层医生搭建的最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包括CIDE、学术大会、全科新知、读者会、活动投票、在线活动七大版块.全方位展示全科医学最新动态信息
[查看全文]
眼科快速直通车
眼科快速直通车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医疗快速通道
[查看全文]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点击察看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友谊医院-唐海
点击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欢迎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医患直通车是全国各地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您可以点击您所在地的医院,向您需要提问的医师提出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并帮您解决问题。
回到首页

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

时间:2015-05-28 13:40来源:医学教育网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摘要】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方法:以48例具备新辅助化疗条件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联合检测外周血中CK19mRNA、VEGFmRNA和

【摘要】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方法:以48例具备新辅助化疗条件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联合检测外周血中CK19mRNA、VEGFmRNA和hMAMmRNA的表达,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血微转移因子变化。结果:本组乳腺癌微转移因子阳性率在病理分级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分期中,分期越高阳性率越高(P0.05)。病理分期Ⅲ期者微转移因子检测总阳性率87.1%(27/31),明显高于I~II期的52.9%(9/17),表明微转移因子与乳腺癌分期有关,即分期越高阳性率越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分期越高阳性几率越大,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笔者在对血液微转移因子检测的同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化疗方案和治疗周期。1994年美国FDA批准紫杉醇用于治疗复发转移的乳腺癌,2000年批准用于早期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8],含紫杉醇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0S)均有显著改善,复发风险降低17%(P=0.0023),死亡风险下降18%(P=0.0064),从而确定了紫衫醇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笔者选择经典的CAF和AT方案,实行2周给药,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血液中微转移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化疗前微转移因子阳性率在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化疗前后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指标,化疗后这些指标可能发生变化。若在治疗前能获得这些生物学信息,对判定预后和拟订治疗方案至关重要[9].随着检测药物疗效的生物学指标研究的深入,以及不断探索、开发有效化疗方案和药物,合理应用新辅助化疗这一手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为患者选择高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WolmarkN,WangJ,MamounasE,etal.Preoperative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operablebreastcancer:nineyearresultsfromNationalSurgicalAdjuvantBreastandBowelProjectB18.JNatlCancerInstMonogr,2001,(30):96102


2 刘宁,张伟,郝希山,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小转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3840


3 韩正祥,张敬川。hMAMmRNA和CEAmRNA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肿瘤,2004,24(3):273275


4 AnnaF,JadwigaK,PaulinaK,etal.Detectionofcirculatingbreastcancercellsinperipheralbloodbyatwo2marke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assay.ActaBiochimicaPolonica,2004,51(3):747749


5 DeLucaA,PignataS,CasamassimiA,etal.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carcinomapatientsbyanovel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reversetranscriptionPCRassay.ClinCancerRes,2000,6(4):14391444


6 StathopoulouA,VlachonikolisI,MavroudisD,etal.Moleculardetectionofcytokeratin19positivecellsintheperipheralbloodpfpatientswithoperablebreastcancer:evaluationoftheirPrognosticsignificance.JClinOncol,2002,20(16):34043412


7  张新丽,刘希光,张明宾,等。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检测对辅助化疗有效性监测的临床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2:104106


8 MamounasEP,BryantJ,LemberskyB,etal.PaclitaxelafterdoxorubicinPluscyclophosphamideasadjuvantchemotherapyfornodepositivebreastcancer:resultsfromNSABPB28.JClinOncol,2005,23(16):36863696.


9 和钢,张乐鸣。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微转移检测。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10:769771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分隔线----------------------------
  • 上一篇:红袍胃安主要药效学的拆方研究
  • 下一篇: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栏目列表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加入

Copyright 2001-2015 中国社区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国社区健康网

京ICP备110346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