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范学顺
范学顺,男,主任医师,科主任,讲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学徒,安氏疗法学术继承人。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病安氏疗法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担任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主讲教师。参与“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等科研工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安氏肛肠病疗法论文集》副主编,参编《肛肠病学》、《肛肠诊疗图谱》、《肛肠疾病问答》、《中医问诊大全》等书。2004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5年被评为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
学习工作经历:198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学院,同年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至今。2012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
擅长应用安氏疗法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肛乳头瘤、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脱垂、肛门顽固性瘙痒、肛周湿疹、肛门直肠痛、肛门神经官能症、结直肠息肉。尤其对于痔(环状痔、嵌顿痔)及复杂性肛瘘(高位、低位)经验丰富,治疗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小,恢复快。运用中医药疗法辩证论治治疗便秘及结肠炎效果显著。
留言板
社区健康投稿
立足学科医学前沿 引领肛肠特色诊疗 ——记中日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范学顺教授
他是一位肛肠科专家,行医27年,凭着智慧、勤奋和一颗赤诚的心,成就了医术上的精湛,收获了学术上的影响,也赢得了广大同行和患者的信任及肯定。
他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学徒,安氏疗法学术继承人。在前辈医者的学科学术基础上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影响下,他勇敢创新,不断突破,用自己的方式在学科领域树立起不断奔跑、紧跟学科前沿的勇者形象。
有人称他为“痔疮终结者”,这个美称既是对他医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学有所精的最好诠释。当然,作为一名肛肠科专家,他确是在复杂的肛肠医学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而不止于痔疮的诊疗方面。
这位医学达人正是中日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中日医院肛肠科一部二部支部书记、肛肠病安氏疗法中心副主任范学顺教授。作为一名掌握着学科前沿技术的肛肠科专家,范学顺教授从不恃才傲物,他在27的从医生涯里,谦虚谨慎、仁心仁术,将健康和爱送给了全国各地的肛肠疾病患者,有北京的、辽宁的、福建的、湖南的,还有新疆的……
进入肛肠科,扬帆前行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有这样一句1988年,范学顺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也就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成功,尤其是科学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和前人所打下的基础。于范学顺而言,他今天的成功离不开给他支点和平台的中日医院肛肠科。
,同年就职于中日医院肛肠科,一直至今。肛肠科是中日医院重点特色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肛肠专业高干保健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挂靠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博教学实习基地。
科室下辖一个中心和两个病区:“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病安氏疗法中心”成立于2005年3月,是国内三甲医院中首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医疗机构,中心主要承担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病区各种设施完备,更适合肛肠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国际医疗病区提供全程贵宾式服务。全科现有医护29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
经过一批批优秀医者的共同努力,科室不仅规模、人才队伍逐渐壮大,还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安氏疗法。采用安阿玥教授发明的“安氏疗法”,目前科室在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多个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尤其是对环状混合痔、嵌顿痔、高位肛周脓肿、复杂和高位肛瘘、直肠脱垂的研究与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疗效显著,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
肛肠科是一个走在学科前沿的朝气蓬勃的团队,这里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浓烈的学术、科研氛围,还有团结、互爱互助的人文情怀。正是这个优秀的平台给了范学顺成长和腾飞的垫脚石,而范学顺也一直把科室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片圣地上,与自己的团队共同进退。
所以,无论是医教研工作,还是自我提升方面,范学顺都从未懈怠过。尤其是为了给自己“充电”,他在工作20余年后,再登学府,并在2012年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学位。进一步的学习,也使范学顺的专业知识、学科经验等得到丰富,提高了他科研、医疗等方面的能力,为他此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临床科研,创造卓著
据相关医学机构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结肠、直肠、肛门疾病等的肛肠科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那么,沉重的任务就压在了肛肠科医生的肩上。作为一名肛肠科专家,范学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保护肛肠疾病患者健康的重任,并与肛肠疾病孜孜不倦地抗争了20余载,如今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着。
“安氏疗法”是国家卫计委中日医院安阿玥教授发明和创新的治疗多种肛肠疾病的新方法,该疗法在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多个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尤其是对环状混合痔、嵌顿痔、高位肛周脓肿、复杂和高位肛瘘、直肠脱垂的研究与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安氏疗法”的学术继承人,范学顺不余遗力地传扬前辈的技术、学术等精髓,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举,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包括应用微创疗法治疗各种环状痔及肛裂;运用平衡力学理念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取得明显效果;采用非挂线疗法治疗各种高位复杂瘘,该技术水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对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病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其中,在肛裂治疗方面,范学顺采用裂口原位切除加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治疗,不仅痛苦小,恢复快,损伤少,同时由于解决了肛裂的最主要的问题(痉挛所导致的缺血性溃疡与创面引流不畅),所以治疗彻底,不易复发。
较传统肛裂侧切术、肛裂切开挂线术、纵切横缝术等术式导致的痛苦大,恢复慢等均有较大改善。挂线疗法是中医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的传统办法之一,其机理缓慢勒开管道并逐渐达到愈合的目的,同时也有痛苦大、时间长、瘢痕重、易复发等缺点。范学顺采用耻骨直肠肌保留加括约肌间扩创引流术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弊病,该方法是将齿线内口以下瘘管全部敞开,而将涉及到外括约肌深部及耻骨直肠肌以上的瘘管进行扩创、乳胶管旷置引流,不仅解决了内口感染源的问题,同时由于深部引流通畅所以创面能自然愈合,最主要的是由于没有采用挂线术的方法刺激外括约肌群,所以痛苦小,病人容易接受。
直肠脱垂俗称脱肛,常以排便或劳动腹压增加时肛管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传统治疗直肠脱垂采用开腹悬吊术或肠管切除术等方法,但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目前人们正逐步改进手术的方法。中医采用结扎加硬化剂注射的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是由于硬化剂有一定副作用,所以该方法也不能尽善尽美。针对这些问题,范学顺敏锐地将研究触角伸向平衡力学方面。他根据多年经验,采用平衡力学的思路,将脱垂的直肠进行点广泛结扎,以缩短直肠粘膜的长度并使直肠腔腔径有所减少,由于多点结扎会产生粘膜与肌层广泛粘连,通过“粘膜内衬缩短”达到固定肌层机理;此外,在直肠远端肛门附近进行多点外剥内扎术,以增加肛管的紧缩力,通过肛管紧缩力的加强对抗直肠冲击肛门的压力,达到新的力学平衡,从而防止直肠再次脱垂。
2012年年底,范学顺赴新疆乌鲁木齐参加援疆行动,期间,有一位患直肠脱垂40余年的维吾尔族大妈慕名找到范学顺求医。当时范学顺通过仔细检查,发现维族大妈患有直肠脱垂II期,于是他采用直肠粘膜多点结扎加肛门紧缩术为病人进行治疗,一次性就解除了患者的病痛,深受患者感激。此后,为了表达谢意,患者还致感谢信给自治区人民医院。而范学顺也因此倍受鼓舞,激起了他为医为民的斗志。也凭着在援疆行动中的突出表现,范学顺在2013年获得了国家第七批优秀援疆干部称誉,并荣获自治区二等功。
此外,在痔疮的治疗方面,范学顺也有一招。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说明痔疮、尤其混合痔的发病率非常高,且不分性别和年龄。在治疗方面,尤其是对混合痔的治疗传统运用外剥内扎术,但该疗法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患者结扎三年以上,就会导致肛门狭窄。针对这一问题,范学顺根据多年的经验,采用术前扩肛,即以结扎固定内痔为主,外痔单独皮瓣切除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环状混合痔容易狭窄的问题。手术的原则是创面“宁长勿短,宁窄勿宽”,在多点切除的同时注意肛周创面力学平均以防止水肿发生。经过该种方法的治疗,很多痔疮患者都找回遗失的信心和健康。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学科成绩,范学顺对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诊疗也造诣颇深。多年来,他长期致力于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采用中医经方治病的原则,注重健脾补肾,并制定了成套的治疗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在扎实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范学顺还主持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曾参与国家二类新药“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等科研工作,并于2004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部级科技二等奖,同年还获发明专利一项;2006年,他再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目前,他正主持中日医院院内课题“耻骨直肠肌部分保留加括约肌间开创引流治疗高位复杂瘘的临床研究”,该项技术获得卫生部技术推广资格。
学术与教学,再创佳绩
凭着在学科领域里的重要影响力,范学顺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计委肛肠病远程会诊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北京市肛肠疾病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等,同时还担任“好医生”、“名医生”等网站肛肠疾病医学技术顾问,中日友好医院高干肛肠病保健负责人,中日医院学报特约审稿人以及《安氏肛肠病疗法论文集》副主编。为了推动学科学术的交流和发展,他笔耕不辍,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肛肠病学》、《肛肠诊疗图谱》、《肛肠疾病问答》、《中医问诊大全》等书,这些论著对学科学术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专注学术的同时,范学顺还重视学科科普工作。据统计,仅2014年一年的时间,他就在个人网站上发表相关科普文章近70余篇,在“患者服务区”为近百人答疑解难,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当然,作为一名业界翘楚,范学顺不骄不躁,好的技术、先进知识,他从不一个人把着,而是始终心系学科的教育事业,一直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他是北京朝阳区第三批中医师承肛肠病指导老师,担任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主讲教师,任教期间,他凭着独特的个人魅力、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亦师亦友的处事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因此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人才,为学科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2005年,他被评为中日医院优秀教师。
如今,不惑之年的范学顺已经在学科领域留下了诸多精彩,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然而,对他来说,荣誉、光环等都显得无足轻重,最令他欣慰的是患者治疗后能重获健康。范学顺德艺双馨的大医形象已经在患者这些诚恳的字字句句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我们期待着,似锦的未来里,他能创造更多的精彩,造福更多的肛肠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