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 医师频道是为基层医生搭建的最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包括CIDE、学术大会、全科新知、读者会、活动投票、在线活动七大版块.全方位展示全科医学最新动态信息
[查看全文]
眼科快速直通车
眼科快速直通车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医疗快速通道
[查看全文]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点击察看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友谊医院-唐海
点击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欢迎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医患直通车是全国各地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您可以点击您所在地的医院,向您需要提问的医师提出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并帮您解决问题。
回到首页

诊断隐球性脑膜炎

时间:2015-06-08 14:34来源:医学教育网 作者:admin 点击: 次
隐球性脑膜炎起病隐袭,可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常误诊,毛定容等 [1] 报道误诊率达81.5%.我科于2003年7月及时确诊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现将诊断体会介绍如下。

隐球性脑膜炎起病隐袭,可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常误诊,毛定容等 [1] 报道误诊率达81.5%.我科于2003年7月及时确诊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现将诊断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13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9天伴复视4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9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9.2℃,伴头痛,多头顶痛,不太剧烈,热高时明显,体温降低时缓解。呕吐1~2次/日,非喷射性,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每次量中,伴双眼疼痛、流泪,无抽搐及伴发皮疹,无咳嗽、流涕,无腹泻及便秘,在外多次“打针、吃药、反复静滴多种抗生素”等,未见效,于入院前4天起出现复视,畏光,无视物旋转,无抽搐。发病以来体重减轻2.5kg,精神倦怠,无嗜睡或昏迷,无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既往体健,否认有糖尿病、结核、肿瘤病史,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史。从未进行预防接种。平素喜欢与狗玩耍,爱帮狗抓虱子。入院查体:T37.7~39℃,神清,精神倦怠,呼吸平顺,双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存在,视乳头无水肿,颈尚轻,心音有力,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无肿大,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力Ⅴ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双膝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自发阳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血常规:WBC4.9×10 9/L,N0.79.头颅CT平扫示:脑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低密度灶及散在小结节影,环池模糊;增强示:颅内斑点状影仍存在,结节状影增多,周围未见低密度水肿带环池密度增高,小脑幕增厚,中线结构居中;脑脊液墨汁涂片找隐球菌:检出新型隐球菌(50个/HP);脑脊液常规:外观无色微浑,无凝块,潘化试验(±),蛋白质0.95g/L,Glu2.4mmol/L,氯化物109.2mmol/L,WBC0~3/HP;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未检出抗酸杆菌;脑脊液培养:新型隐球酵母。 


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予两性霉素B、5-氟尿嘧啶、甘露醇、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2周后,病情逐渐好转,后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2 讨论 


通过此病例,有以下几点体会:(1)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为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本病常继发于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2,3] .平素体健的患者也不能忽视本病的可能性。(2)隐脑发病至确诊时间4~122天,平均37天 [4] ,本例入院时病程19天,发病到确诊21天,诊断及时。隐脑常以颅内高压症状起病,头痛呈进行性加剧,脑神经受累及局限性神经症状均较常见,眼底检查大多有视乳头水肿。因此,对所有可疑病例,最可靠的是作CSF白细胞计数、糖含量及作CSF墨汁涂片或培养找隐球菌。(3)隐脑确诊前期较长的原因主要是其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发展缓慢且不稳定,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常易误诊。(4)脑脊液的特征:本病与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不易鉴别。脑脊液检出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建议将墨汁染色找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检查常规,且是隐球菌病原学检查简便、易行的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参考文献 


1 毛定容,吴苏湘。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7例临床分析及误诊。湖南医学,1996,13(4):251. 


2 李锡官,黄湘虎。10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南京医学院学报,1985,5(1):18. 


3 吴鸣鹤,徐肇月,翁心华,等。新型隐球菌病74例临床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7,14(6):457. 


4 陈采菲,林傅成。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16例分析。实用内科杂志,1982,2(4):195. 


5 肖杰生,王飞。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54例临床分析和探讨。广东医学,1982,3(1):25-26. 


作者单位:365000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分隔线----------------------------
  • 上一篇:中药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宣肺开腠乃仲景汗法之本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栏目列表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加入

Copyright 2001-2015 中国社区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国社区健康网

京ICP备110346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