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 医师频道是为基层医生搭建的最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包括CIDE、学术大会、全科新知、读者会、活动投票、在线活动七大版块.全方位展示全科医学最新动态信息
[查看全文]
眼科快速直通车
眼科快速直通车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医疗快速通道
[查看全文]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点击察看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友谊医院-唐海
点击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欢迎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医患直通车是全国各地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您可以点击您所在地的医院,向您需要提问的医师提出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并帮您解决问题。
回到首页

化瘀安喘方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时间:2015-03-09 10:03来源:医学教育网 作者:admin 点击: 次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急骤,且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病情顽固,发作时患儿痛苦不已,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常会给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急骤,且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病情顽固,发作时患儿痛苦不已,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常会给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笔者以活血化瘀为主,自拟化瘀安喘方治疗小儿哮喘12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200例病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确诊为哮喘发作期,未合并其它疾病的患儿,其中男性107例,女性9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病程6个月~1年者64例,1~3年93例,3年以内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4例,男性65例,女性59例;平均9±3岁。对照组76例,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8±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发作程度,次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化瘀安喘方,组成:桃仁8g丹参8g,地龙6g,炙麻黄6g,葶历子6g,石膏20g,杏仁6g,桑白皮6g,生甘草5g,痰热壅盛加黄芩、鱼腥草;寒滞痰湿加桂枝、法夏,去石膏1咳嗽气急加紫苑,前胡,胸中憋闷加瓜蒌壳,服法:口服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50~100ml,分2~3次温服,1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配合口服氨茶碱、酮替酚每日3次,1周为1疗程。

3疗效标准

参照198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显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②有效:哮喘减轻,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偶闻及哮喘音,③无效:哮喘发作症状及次数均无改善,仍闻及哮鸣音。

4治疗结果

治疗组124例中,显效79例,好转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76例中,显效32例,好转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5%,详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5典型病例

范某,男性,8岁,学生。因有哮喘病史3年,哮喘发作2d来诊。症见:咳嗽,气喘,喉中哮鸣,咯痰微黄,量多,张口抬肩,胸中憋闷,喘不能卧,舌质红,边尖偏暗,苔薄微黄,脉弦微黄,查体面色微紫,咽红,两肺闻及哮喘音,证属热邪壅肺,痰瘀内热,治宜清热宣肺,化瘀平喘,方用化瘀安喘方加黄芩6g,2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复诊,诸症大减,夜能安睡,再用上方3剂,巩固疗效,诸症皆愈。

6体会

哮喘发作之因在顽痰内伏,复为六淫所侵,或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环境影响,引动伏痰发病,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痰、非时之气密切相关,然而《血证论》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由于外邪引发哮喘,痰浊壅阻,气机阻滞,气滞而血瘀,瘀血阻滞,气滞更甚,瘀血加重,故在临床上常见患儿哮喘发作时常出现舌暗、口唇紫绀,指趾发绀,甚则面色清等瘀血阻滞等症状,可见瘀血在哮喘当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自拟方化瘀安喘方治疗小儿哮喘主要以宣降肺气,化瘀平喘为法,方用炙麻黄、桑白皮宣通肺气,葶历子、杏仁降气止咳,一升一降,一宣一肃,则肺气宣发,气机通畅,桃仁、丹参、地龙以活血化瘀,疏通肺络,生甘草调和诸药,笔者运用活血化瘀药与清肺化瘀药合理配伍,提高治疗哮喘的疗效,开拓治疗哮喘的思路。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分隔线----------------------------
  • 上一篇:巧用青木香祛痰消食
  • 下一篇:中药外洗方治疗脂溢性皮炎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栏目列表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加入

Copyright 2001-2015 中国社区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国社区健康网

京ICP备110346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