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 医师频道是为基层医生搭建的最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包括CIDE、学术大会、全科新知、读者会、活动投票、在线活动七大版块.全方位展示全科医学最新动态信息
[查看全文]
眼科快速直通车
眼科快速直通车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医疗快速通道
[查看全文]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点击察看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友谊医院-唐海
点击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欢迎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医患直通车是全国各地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您可以点击您所在地的医院,向您需要提问的医师提出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并帮您解决问题。
回到首页

到2016年社区医院首诊市民或过半

时间:2014-06-30 11:39来源:转载 作者:admin 点击: 次
社区医院看病拿药不用排队 , 药价滚动公示。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文 / 图 今年广州七区市将试点医联体 , 大医院将派专家坐诊社区医院 大医院日均接诊量达上万人次 , 但近 200 家社区卫

1.jpg 

    社区医院看病拿药不用排队,药价滚动公示。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文/图

 

  今年广州七区市将试点医联体,大医院将派专家坐诊社区医院

 

  大医院日均接诊量达上万人次,但近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是门可罗雀。为缓解这一现状,6月初广州宣布,今年七区市将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即各区市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成纵向联合体。到2016年,全市推行基层首诊制度,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次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不低于53%。

 

  记者日前对去年8月率先试点的多个社区医院进行探访。“如果医联体不是利益共同体,很难给市民真正的实惠。”有业界人士坦言。

 

  利好

 

  社区医院报销比例达八成

 

  尽管大多数社区医院人气不足,但也有一些医院发展得不错,其中有不少就是已经试点医联体的单位。

 

  “去年门诊人均次花费72元,比前年还下降8%。”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都很热闹,从早上开始,负责人简振尧就忙得不可开交。去年8月份起,该中心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中医院及荔湾中医院、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组成了医联体。据悉,荔湾区将区域内的5间三级医院、7间二级医院和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区域划分、业务特色等,形成了3个医疗联合体子网络。

 

  “药品全部取消加成,按原价卖,居民看病费用下降,但去年业务总收入却上涨22%,达2005万元。”简振尧说,加入医联体后,居民信任度上升,中心门诊量也多了,今年1月-5月门诊人次77400多,同比上升5%,“50多张床位天天爆满”。

 

  “此外,在基层医院看病,医保报销比例高达八成,比大医院报五成划算许多。”简振尧说,医保政策向基层就诊人员倾斜力度大。

 

  事实上,新医改实施后,广州的200多家社区医院与华林街社区医院一样,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位于居民区15分钟路程内。但即便费用便宜,还是有许多市民不买账,主要是担心社区没有好医生。

 

  社区医院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装修后的荔湾区逢源社区卫生中心,门诊大楼焕然一新,电子屏上不断滚动着药品价格,它与广医一院、广医三院组成了医联体。负责人李美婷说,“每周都有专家轮流来坐诊,很受市民欢迎。”根据荔湾区医联体合作协议规定,子网络内大医院每周至少派出三名专家到社区坐诊或技术指导,目前每周约有50名医院专家到社区开展坐诊带徒或讲课培训等活动。

 

  在李美婷看来,“如果社区医生个个是能号脉、能打针、能治病、会调理的全科医生,居民自然就会愿意在家门口就把小病解决了。”该中心目前有16名全科医生、12名护士,正轮流派往三甲医院培训,学习慢性病、常见病、突发病的诊治,应急问题的接诊处理、规范操作。“医生水平高了,居民就愿意来了。”目前该中心平均每天门诊量达800人次。

 

  除了专家下沉、培训基层医生外,市卫生局还透露,为壮大基层医疗,正为社区医院加大力度培养全科医生,年底要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1.3名以上全科医生。

 

  问题

 

  社区医院占便宜 大医院无利可图?

 

  “现在的医联体成员单位间貌合神离。”采访中,有医院管理专家直言,从试点来看,社区医院获益更多,大医院承担的更多是责任和义务,一家大医院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周要派出三四名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每位医生只有200元的出诊补贴。医生出诊、给社区培训这部分损失事小,某三甲医院管理人员还坦言,“更直白点讲,二、三级医院自负盈亏,讲求效益,社区医院却财政兜底,无创收压力。如果病人全都跑去社区医院看病了,社区医院发展壮大,分流病人,等同于‘割肉’。所以,对目前的模式,一些大医院其实积极性不高。”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社区医院收支两条线,无创收压力,接诊病人多与少、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不影响收入,所以积极性并不高,也导致一些病人,本不该转往大医院的,也一味往上转、往外推,对大医院人挤人的现状并无缓解,反而使市民看病绕了道。市人大代表陈安薇表示,这样反倒会给医疗秩序继续添乱。

 

  建议

 

  大小医院利益捆绑

 

  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大小医院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才能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一直关注医改问题的市人大代表、广医三院主任医师陈安薇认为,医联体要真正发挥作用,各成员单位的利益要捆绑起来,不然联了也是貌合神离。

 

她建议,政府可尝试将投给社区的公共医疗费用和医保部分资金集中在一起。社区医院和大医院根据贡献来共同分配,那么,大医院也有积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不够、医生技术水平不被信任的问题也能够得到缓解。据悉,她的这些建议已经被列为今年重点提案,相关部门正在调研、落实。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分隔线----------------------------
  • 上一篇:西城区:聆听健康大课堂 防治血脂异常
  • 下一篇:八招防治糖尿病眼病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栏目列表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加入

Copyright 2001-2015 中国社区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国社区健康网

京ICP备110346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