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医患直通车
名家在线
读者会
活动及投票
招聘专栏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医师频道
中国社区健康网 医师频道是为基层医生搭建的最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包括CIDE、学术大会、全科新知、读者会、活动投票、在线活动七大版块.全方位展示全科医学最新动态信息
[查看全文]
眼科快速直通车
眼科快速直通车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医疗快速通道
[查看全文]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点击察看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
北京三甲医院地址电话及挂号时间一览
友谊医院-唐海
点击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欢迎进入北京友谊医院!
医患直通车是全国各地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您可以点击您所在地的医院,向您需要提问的医师提出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并帮您解决问题。
回到首页

总量减少 访降网升 结构优化——卫生计生信访呈现良好态势

时间:2014-06-27 13:2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6 月24日,国务院《信访条例》执法检查第一检查组赴国家卫生计生委,检查《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与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一行会面

6月24日,国务院《信访条例》执法检查第一检查组赴国家卫生计生委,检查《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与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一行会面时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自成立以来,在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方面,一抓组织保障,二抓制度建设,三抓突出问题,四抓工作落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卫生计生信访工作开始呈现出新局面。  据国家信访局统计,从全国四级信访系统受理情况看,2013年群众反映卫生计生问题的来信来访10.8万件(人)次,占全国信访总量的1.5%,同比下降2%,其中来信上升18.3%,来访批次、人次均下降9.2%;今年1月至5月,群众来访又同比下降9%和16.2%。卫生计生领域信访形势总体上呈现“访降网升、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汇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以来,着力改进和加强卫生计生信访工作:在畅通信访渠道方面,通过群众来信、网上信箱、热线电话和来访接待等多种形式接受群众的信访事项;在完善制度措施方面,设定了“1+X”制度框架;在强化和落实工作责任方面,建立了由分管委领导担任召集人,成员包括12个委内司局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在内的委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办公室和8个专项工作小组,落实“一岗双责”,合力推动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启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引入法律工作者参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接待,并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社会工作、法律、医学、心理学专家参与信访工作和积案化解;在维护信访秩序方面,通过建立涉访违法行为应急反应机制、信访部门与北京市公安机关的协调机制、信访部门与业务司局的联合接访机制,形成对违规上访行为的快速反应和综合治理合力。   检查组考察了来访接待室,观看了来访接谈情况,调阅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档案材料,听取疾控司、医政医管局、家庭发展司、基层卫生司对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情况的汇报。   舒晓琴在反馈检查情况时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规定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二是渠道便利多样,三是机制富于创新,四是注重源头化解,五是制度保障有力,六是成效比较明显。特别是党组成员和主要司局领导亲自抓信访工作,形成了“一岗双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给检查组留下深刻印象。下一步,要继续着力推进“阳光信访”,努力实现信访事项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力争把网上信访打造成群众信访的主渠道;全面实施依法逐级走访,进一步压实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复查、复核等各个环节的办理责任;继续加大从政策层面化解信访问题的力度,针对群众诉求合理且属于本部门事权的,抓紧制定出台单项政策给予解决。(记者韩璐来源:《健康报》2014年6月25 1版)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讲话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讲话

崔丽副主任陪同舒晓琴局长到“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视察

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分隔线----------------------------
  • 上一篇: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关爱女孩成长成才 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吕梁行”出发仪式在京举行
  • 下一篇:2014年“健康中国”传播激励计划交流会议在京举行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栏目列表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申请加入

Copyright 2001-2015 中国社区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国社区健康网

京ICP备110346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192号